------------

第1章 1、扛着土枪打鬼子

    傍晚,沙英扛着土枪,海龙提着火药罐子,跑出了红柳村。[]热门向西不远就是沂水河,顺着河岸一路奔跑,他们要去蒙山城打鬼子。

    沙英十二岁,海龙十一岁,这么小的毛孩子去打鬼子,鬼子是那么好打的?这一去,差点丢了小命。

    但是,非打不可。

    一个多月前,沙英的姥娘被鬼子打死在金羊山上,沙英和表弟也差一点被打死。去年春上,鬼子来扫荡,海龙的娘和妹妹被打死在山路上,埋在沂河滩里。仇一定要报,不打鬼子不行。

    向北跑出去约五里路,大堤向东拐了个弯,前边就是沂河大桥。过了大桥,顺着大堤向西跑,跑不多远,向北望去,蒙山城南门就在眼前了。

    河岸下是一片高梁地,两人钻进了高梁地里。高梁地北边是一片豆子地,两人爬到地头上,前边不远处横着一条马路,马路的北边就是城墙,有一丈多高,他们正对着城南门。( )

    沙英一看到城墙,更是怒火填胸。三年前,他爷爷被鬼子抓去修城墙,从城墙上掉下来,摔死了。他叔叔沙龙就去参加了抗日游击队。

    城门楼上插着太阳旗,架着机关枪,有鬼子站岗瞭望。城门洞两边的侧房里住着一个班的鬼子,一个排的伪军。

    天色渐渐暗下来。城门洞里,亮起了桔黄的电灯光,城门口有一个背枪的鬼子在游荡。

    海龙抱着火药罐子,沙英装上火药,对着城门口站岗的鬼子,瞄准,“砰”的一声,鬼子被打倒了。

    沙英再装火药,海龙说:“哥,我打一枪。”沙英说:“行。”不等装上火药,机关枪就响了。稠密的子弹把高梁杆都扫断了,机关枪喷着长长的火舌,哒哒哒不停地嚎叫着,刮风一样。哪里还顾得上装火药,撒腿就跑,一头钻进了高粱地里。拼命地跑,跑得慢了,就没命了。

    不多时,一队鬼子、伪军冲出了城门,对着高粱地开枪,枪声大作。

    两人奔上大堤,河堤上长满了紫穗槐,因为跑得慌急,沙英扑倒在紫穗槐上,翻了个跟斗,爬起来再跑。跑跑到桥南头时,鬼子已经追到了桥北头。敌人越追越近了,不停地打枪,子弹追着脑门。

    突然间,从桥下飞上来两颗手榴弹,轰隆两声巨响,把鬼子伪军炸晕了。想不到桥下还有埋伏,有的被炸死了,没死的都趴下了。

    桥下边奔跑着一个人,一个鹞子翻飞,跃上桥头,就地一滚,只瞬间,抓起鬼子扔下的机关枪,扫射起来。鬼子被打倒一大片,没死的连滚带爬,拼命逃窜。

    河岸上有人射击,鬼子不知道有多少埋伏,逃回了城里。

    红柳村,海龙的爷爷赵殿魁手提一杆红缨枪,急急火火地奔到沙英家。“常生,常生,快快快,快快快。”赵殿魁是老铁匠,沙常生是他的徒弟。

    沙常生从屋里跑出来,“叔,怎么了?”

    “沙英、海龙把我的土枪拿跑了。”

    沙常生一愣,急问:“他们拿土枪干什么?”

    “那还用问,八成是打鬼子去了?”

    “那到哪里去打鬼子?”

    “那还不是奔蒙山城去了。海龙一想起他娘和他妹妹就哭,就骂,小鬼子,我非打死你不可。那还不是打鬼子去了?”

    “这两个混帐小子,真是不要命了。我和他娘刚从他姥娘家回来,今天是他姥娘的五期。沙英连家门都没进,说去找海龙。”

    “我刚赶集回来,到家里一看,地铺给扒了。我刚刚打好的土枪,藏在地铺里,枪没了。”

    沙英的娘说:“你和咱叔赶快找找去吧,两个毛孩子,能打什么鬼子。打不成鬼子······大叔,吃饭了吗?”

    “哪里顾得上吃饭,赶快走吧。”

    “好好好。”沙常生说着,从屋门后边拿了红缨枪,跟着赵殿魁跑出了家门。

    爷俩个顺着沂河大坝,向前飞奔。半路上忽听得一声沉闷的枪响,紧接着就听见“哒哒哒哒”的机关枪声,像刮风一样,还有步枪声,响成一片,就像炸开了锅一样。
------------

第2章 2、差一点丢了小命

    隐隐约约看到前边跑过来两个人。最新章节全文阅读沙常生边跑边喊:“来了吗?来了吗?”“来了,来了”,好像是沙英的回声。奔到近前,果然是他们两个,沙英搀扶着海龙,海龙一瘸一拐。

    “你两个混······”沙常生正想骂一句,见海龙一条腿不敢着地,没有骂出声来。“你的腿怎么了?”沙常生问海龙。

    “可能是蒺藜扎脚了。”海龙说。

    “来来来,我背着你。”

    “不用背,我行,我行。”海龙说着,又向前奔跑,跑了一阵,越来越跑不动了。

    “别再跑了,我背着你”,沙常生说着,把海龙背了起来。

    爷爷在后边摸了摸海龙的脚,粘乎乎的,“淌血了,快走快走。”

    跑啊跑,紧跑慢跑,奔向红栁村村头。

    沙英的娘站在河堤口上,不停地张望,见沙常生背着海龙跑了过来,感觉不好,急问:“孩来,俺孩子,这是怎么了?这是怎么了?”

    “别嚷嚷,别嚷嚷。快走快走。”沙常生说。

    海龙说:“大娘,我没事,没事。”

    海龙的家就在河岸下边不远,中间隔着一片柳树林。海龙养的大黄狗和小黄狗在大门外迎接他们。

    进了院子,院子里有许多柳树条。沂河滩上生长着密密丛丛的红皮细柳,海龙砍回家里来,剥了皮,爷爷编筐编篓,挑到集上去卖。原来爷爷以打铁为生,海龙的爹赵玉林,还有沙英的爹沙常生,沙英的叔沙常龙,人称沙龙,都跟着爷爷学打铁。( )两家人不分你我,就像一家人似的。爷爷年纪大了,打铁吃力了,就编筐编篓卖,赚几个小钱。

    到屋里,点着灯一看,两个人都是血头血脸,吓死人。

    “哎哟我的娘哎,这是怎么弄的?你说,我的孩来。”沙英的娘说,“伤哪里了?你这两个孩子,真是······”

    沙英说:“我让一个树疙瘩绊倒了,摔到紫树槐棵上了,没事没事。”沙英被扎破了的脸,手也扎破了,因为跑得慌急,当时都没有感觉。

    海龙说:“我扎脚了,大娘,没大事,没事。”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5229 5230 5231 5232 5233 5234 5235 5236 5237 5238 5239 5240 5241 5242 5243 5244 5245 5246 5247 5248 5249 5250 5251 5252 5253 5254 5255 5256 5257 5258 5259 5260 5261 5262 5263 5264 5265 5266 5267 5268 5269 5270 5271 5272 5273 5274 5275 5276 5277 5278 5279 5280 5281 5282 5283 5284 5285 5286 5287 5288 5289 5290 5291 5292 5293 5294 5295 5296 5297 5298 5299 5300 5301 5302 5303 5304 5305 5306 5307 5308 5309 5310 5311 5312 5313 5314 5315 5316 5317 5318 5319 5320 5321 5322 5323 5324 5325 5326 5327 5328